热门搜索:人民论坛、 山东社会科学、 新闻爱好者、 制造业自动化

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

浏览18次 时间:2012年3月12日 09:58
对初中开设科学这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教师仅吃透课程标准和教材还不够,还有必要了解初中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当教师的具体要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时,学生才会产生积极思维,此时教学就会处于和谐的“共振状态”,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了解不够,教学就不能进入“共振状态”,往往出现教师无的放矢,费力不少而学生不得要领的现象。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初中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进人迅猛发育的“第二高峰”,他们的身体发生急剧变化,他们对异性开始产生“兴趣”,从而产生新的情感和体验。如果学习对他们的“刺激”较小,那么其主要精力就会迁移到学习之外之上,从而对学习心不在焉。
        由于生理上的剧变,初中生心理也迅速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他们的思维能力、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显著增强,开始显示“闭锁性”,但由于他们还处于半成熟状态,因此在活动中还表现出幼稚、贪玩、好动、自制力差、畏难和情感易两极化的一面。他们的形象思维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具体的、形象的经验作支柱,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初中生在学习上体现小的特点是:好奇心很强、善问、模仿性强、机械记忆力强;但学得快、忘得也快,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间较短,易分散。
        在学习心理方面,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能够较长时间地专注干一件事物,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二、根据初中生的需要和特点,开发非智力因素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是对新生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理解概念和研究规律的内在动力之一。学生往往首先是好奇和怀疑,然后通过他们的学习实践才能达到确信程度,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捕捉和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就显得十分重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介绍大自然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小知识,利用新奇直观实验,把学生的“心”一下子就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如在探究物体惯性时,在盛水的玻璃杯下压一纸条,并使之处于讲台边缘。问“迅速抽动纸条,玻璃杯会怎样呢”?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七嘴八舌地猜想后果。当他们看到纸条迅速被抽出,但玻璃杯并没有落地摔碎时,自然就产生了想知道为什么的念头。这对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促使他们积极思维,激发起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意志是克服学习困难的保障,学生学习科学必须持之以恒,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在科学教学中,注意结合教材,用科学家靠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生动事迹来激励学生,如介绍法拉第为了研究电磁感应耗去他整整十年时间和精力的故事等等。另外,笔者还对优生和进步较快的学生进行分析,找出进步因素中的意志因子,利用学生的成功,现身说法来教育其他学生。平时还鼓励学生在“小实验”、“小制作”的实践中培养毅力,在“失败——成功”的过程中磨练出坚定的学习意志。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学生的需要和特点,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还要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TAG: 初中生 教师 教学 如何 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qwlw888@163.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610631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