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人民论坛、 山东社会科学、 新闻爱好者、 制造业自动化

浅谈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研究

浏览35次 时间:2010年12月20日 16:16

论文网(www.lunww.com )是学术期刊推广、学术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正规代理机构,我们与45百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有合作,我们合作的期刊都是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的正规期刊。合作的期刊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详情可来电0519-83865052,或者QQ85782530咨询。


    一、财务危机与财务危机预警的界定与相关研究
    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以及如何预测都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重要考虑的问题,企业财务危机爆发是企业长期财务经营矛盾的集中体现,在财务危机发生前一般都会出现财务结构不断恶化、经营效益明显下降、营运资金供应困难、偿债能力持续减弱等问题;Altman(1990)认为财务危机课分为四种情形:经营失败、无偿付能力、违约和破产。国内学者则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1998年颁布的“关于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股票特别处理方式的通知”对“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的公司”(简称ST)视为财务危机公司。对于企业投资者而言,危机的尽早发现将有利于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并减少投资损失;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可以引导企业及时做好危机防范工作或解决危机状况;对于企业债权人而言,可以使用预警方法做出预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债权安全。1930年代Smith & Winkor(1930 )首创运用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经营成败之研究,持续至今已达半个世纪之久,有许多的学者相继的投人这方面的研究,使得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发展大有进展。
    财务危机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早期对财务危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财务指标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国外最早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是Fitzpatrick(1932),研究发现净利润l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这两个指标的预警能力较强。Altman(1968,1977)通过多元线性差别方法建立的Z模型和ZETA模型、我国学者周首华和杨济华(1996)提出的F分数模型、杨淑娥等((2003)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出的Y分数预测模型,以及近年兴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灾害、混沌理论的预测模型等。在整个财务预警研究的探索过程中,绝大多数研究以财务变量为主,从最简单的单项财务变量,到多个财务变量共同组合成一个多变量模式,后来则有研究者将属质变量或非财务信息纳人考虑(如Abrahamson & Amir(1996)纳人年报中叙述性数据的揭露),进而将其它类型变量也纳进来(如公司治理、董监事股权质押比率等)。
    早期研究都试图从财务报表众多的数字中筛选出关键性的因素,用以了解有关预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然而,基于财务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缺乏对企业陷人财务危机原因的系统分析,其缺点在于大多数研究只是在完成财务指标与财务状况优劣的逻辑验证,并没有从理论上深人剖析企业陷人财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要使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顺利进行,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除设置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系统外,还需要更加深人地理顺公司治理结构,运用公司治理来完善财务预警机制。揭示企业事先、内在信息的非财务指标中,公司治理正是财务危机预警所需、可获取的重要信息。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林毅夫,1997),明确了企业内部的权力机制、监督机制、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财务绩效。不少研究文献均表明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显著相关,Daily (1995 )指出权力集中使得公司治理与破产有相当大的联系;Elloumi等(2001)发现财务危机公司和健康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存在显著差异;Lee等(2004)的研究表明,反映公司治理特征中的绝大多数指标都对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有显著影响。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关系分析
    1.股权结构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分析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股权结构通过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绩效。对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国内外文献有不同的研究结论。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Levy(1983)等人认为,股权若是集中在某些大股东手中,他们就会有较大的动力去监控管理者,使管理绩效提升、企业价值增加;白重恩等((2005)研究认为,除第一大股东外的大股东所持有的股权越集中,持股比例愈高,公司的市场价值会愈高;江永众、熊平(2006)发现具有较高股权集中度的公司绩效表现更佳。另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具有负相关关系。Shleifer和Vishny(1997)认为,股权若集中于董事会或少数大股东手中,管理者的支出偏好行为会更加严重,使企业绩效降低;孙菊生,李小俊((2006)研究表明,股权分散公司的绩效好于股权集中公司。

    因此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财务危机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较高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强了其“掏空”上市  公司的能力,公司更容易陷人财务危机,此为利益侵占效应;但另一方面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大股东在公司  的利益增加使得监督经理变得有利可图,并且“掏空”上市公司导致的自身利益损害上升,此时大股东往往更倾向于“支持(prop)”,上市公司,能够降低公司陷人财务危机的概率,此即为利益协同效应。大量经验证据均支持大股东行为的这种双重效应。
      2.董事会结构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分析
    董事会是代表股东和潜在投资人作为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机关,当董事会人数过少时,意见过于狭隘,无法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意见,造成企业损失。对于董事会的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学者们主要有两种观点。Cooper和runo(1977)认为,规模较大的董事会比规模较小的董事会更具优势,因为规模较大的团队拥有较高的能力和较多的资源来解决问题,从而产生较好的决策效果。Katz(1982)等人则认为,较大的管理团队会带来沟通和协调方面的问题,而规模较小的团队可以迅速做出决策和达成共识,决策效率和质量高于规模较大的团队。于东智、池国华(2004脂出,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U型关系,董事会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好,规模适中最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顾建国(2006)发现内部董事人数与每股净资产呈显著正相关。
    董事会内部结构主要体现为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中所占比例及其发挥作用。外部独立董事与公司主管的关系并不密切,其自主性与独立性较高,董事会的监督、控制功能就能得以很好地发挥。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独立董事有助于改善公司绩效,如国外Brickley,Coles和Terry(1994)发现,外部董事占大多数的公司,公司绩效较好,在公布反毒丸的政策后公司股价会上升。而国内江永众与熊平((2006)研究得出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不显著。李竟成 (2006)实证分析则得出,最优董事会结构是一个“合理区间”,独立董事人数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
    3.管理层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分析
    管理层是公司的经营者,直接执行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对企业的经营业绩直接发生作用。委托代理理论关于经理层“自利代理人”的假设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使得经理人员在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不一致时,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使公司陷人困境。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公司价值随内部股比例的增加而提高。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外部股权比重逐渐增加,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越来越明显,委托一代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给高管人员一定的股权激励一般来说,高管人员持股量越大、比例越高,其利益与公司的利益越一致,从而能减少委托一可弋理问题,促进公司更好地发展。
    国外研究早期得出高层管理者报酬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相关,Jensen研究表明,管理层和董事都拥有一定的股权时,管理层和董事更倾向于从股东利益角度来决策。Wang等也发现高管人员持股与公司发生财务危机概率存在负相关。我国学者大部分理论上都认为高层经理的报酬、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夏和平((2006)实证结果得到高管激励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作用。岳香,洪敏((2007)发现经营者持股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
    三、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分析
    1.建立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
    为使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机构。上市公司可以建设专门机构,也可以在财务部门形成专门机构,成立专门小组,负责预警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财务预警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上市公司组织的整体控制,其成员是兼职的,由上市公司经营者、上市公司内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同时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外部管理咨询专家。要在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目标管理任务,做到专岗专责,独立行使职权。财务预警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但不直接干涉上市公司的经营过程,它只对上市公司最高管理者负责。预警组织制度的实施使预警分析工作经常化、持续化,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公司治理结构信息与财务危机信息收集传递机制
    良好的财务预警分析系统,要能够有效预知上市公司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预先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这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财务危机征兆,因此有关资料信息的收集传递机制相当重要。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中的信息传递要通过内外部收集公司的公司治理信息和财务绩效数据信息。公司治理结构信息与财务危机信息收集传递机制应是实时的、开放性的,要采用现代化的工具,搜集、查询资料建立财务预警的初始信息。只有搭建完整的信息科学管理系统和体系,才能真正持续地提高工作效率,使采集、整理信息达到及时、准确、全面,这样收集不断更新的公司治理信息和财务绩效数据信息,可以快速、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提高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运行效率。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信息传递是一个系统机制,信息来源应该来自这个系统机制的各个信息来源,不仅要通过财务审计部门收集财务信息,还要通过董事会、股东、监事会、经营部门、管理层、外部独立审计机构和外部组织获得公司治理信息、公司经营绩效信息和财务绩效信息,见图1:

    3.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建立预警系统机制的建立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架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高效的财务危机分析机制是关键。通过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财务危机的影响因素上。经重点研究,分析出财务危机的成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当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清楚后,也就不难制定相应的措施了。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并不带任何偏见,从事该项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如图2),首先是从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出发,使用财务危机预警信息传递系统获得的财务信息和公司治理结构信息,通过财务信息指标和公司治理信息指标的整理,运用定量预警模型和定性预警模型进行日常财务预警分析。最终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如果无警则再返回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下一阶段的日常财务预警分析,出现财务危机预警信息时则需再一步分析警源,通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危机治理。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中信息指标的处理极为重要,在财务信息指标的选择,可以采用盈利能力、现金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四类财务信息指标,其中盈利能力指标可包括每股收益、销售净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现金能力指标可包括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总负债比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比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与总负债比例等;偿债能力指标可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债务资产比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等;成长能力指标可包括主营业务收人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等。在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指标选择中,可以选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S,HS和Z指数等。
    四、研究结论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是为了公司财务状况恶化之前发出预警信号,通过警源分析找出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公司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财务进一步恶化,从而避免公司陷人财务困境。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危机的关系研究,提出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采用制度的形式将财务预警系统的信息传递机制和预警分析机制规范化,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本文只是提出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但对如何分析财务信息指标和公司治理信息指标,运用定量预警模型和定性预警模型进行日常财务预警分析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TAG: 机制 结构 上市公司 财务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qwlw888@163.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610631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